书香氤氲,笔墨飘香。5月21日,记者走进柳春福的家中,看到除了孩子卧室内的书架外,客厅内遍布读书角、学习桌,学习氛围浓厚。在书房内,整整一面墙的大书柜更是引人注目,“爸爸书架”“妈妈书架”“姐姐书架”……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书籍摆放区,这都是柳春福与孩子们一点点充实起来的。
柳春福,敦化市第二中学的一名汉语教师,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,她一个人尽心尽力照顾公公,教育一双儿女。因为她的勤劳朴实、善良宽容、积极上进,整个家庭氛围温馨和睦。
书籍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作为母亲,每天孩子学习的时候,柳春福都会拿起一本书静静陪伴。柳春福家的床头、茶几、餐桌总是放着三五本书,可以随手翻阅。因为好读书、好学习,她的论文多次获奖,撰写的教学案例、教学设计多次在刊物上发表。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,柳春福不断地给孩子们创造阅读环境。在书房内,儿子的童话故事、女儿的文学名著、公公的健康知识等书籍根据家庭成员的阅读需求分门别类。一旁孩子们自己绘画的“星星点灯”家庭读书会的标语格外醒目。“这是妇联和学校共同组织的‘家庭读书会’。因为儿子名字里有个‘星’字,我们就取了‘星星点灯’这个名字,寓意用书籍照亮前行的路。”柳春福指着墙上的家庭读书会章程向记者介绍,活动宗旨、活动方案等内容都是全家人一起制定的,每天读书半小时,每周召开一次读书会已经成为全家人的习惯。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是柳春福给孩子们上的最好的一节课。每到假期柳春福都会携全家老小外出旅行。“每到一个地方,就让孩子们上网搜集资料,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。”柳春福说,在武汉的黄鹤楼,孩子们随口诵出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;站在长沙的橘子洲头,孩子们吟诵着“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”。通过旅行,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了诗句中的含义,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怀,感受到书籍的魅力。
“妈妈是我的人生导师,她在工作中是老师,在生活中是我的人生引导者,指引我前行的方向。妈妈总会以实际行动教会我如何学习,给了我和弟弟最好的爱。”女儿姜昕彤今年即将升入高中,在她的成长过程中,柳春福扮演着妈妈、老师、朋友等多种角色。
在柳春福的影响下,如今的一家人“与书为伍”,在书中汲取养分。丈夫在她的鼓励下积极学习,考取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学历,并取得了学士学位;读书看报也成为公公享受老年生活的一种方式,两个孩子更是对书籍爱不释手。
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没有使柳春福怨天尤人,独自面对各种琐事已成为习惯,她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。公公在唐山居住多年,为了让老人安享晚年,2017年柳春福主动将老人接到敦化共同生活。“她的脾气好,心思特别细腻,对我特别孝顺,这就是我的亲闺女。”公公张国先满意地说。
在她的言传身教下,儿女也都彬彬有礼,乐于助人。优良的家风得到了亲朋邻里的一致赞扬。
在柳春福的家中,流转的不仅仅是书香,更是润物无声的品德。2018年,柳春福家庭被评为敦化市“最美家庭”、延边州“最美家庭”和延边州“书香润德”最美家庭,2019年获评“吉林好人·最美家庭标兵”。
吉林日报记者 王雨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